公司新闻

925银 BJ打印,德亿纬国内率先推出

2025.08.27

925银,是指含银量为92.5%的银合金,其余7.5%为铜、锌或其他金属。925银比纯银更坚硬,不易变形,适合制作精细饰品,抛光后呈现明亮的金属光泽,同时抗氧化性也比纯银强。

12世纪,英国首次将英镑银作为货币标准;1851年蒂芙尼公司推出首套925银饰品,推动其成为主流首饰材料。

925银广泛用于时尚珠宝、宗教器物、生活用具等,兼具装饰性与实用性,深受人们的喜爱。当前,全球925银饰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复合年增长率约为7%。2025年可达到280亿美元。

传统925银饰品,加工多采用手工制作,更看重工匠与技艺,使作品具有手工个性与质感。但其效率低、成本高、成品一致性差,且依赖人工。

图1:手工制作银饰可能存在瑕疵

随着增材技术的进步,3D打印被引入925银加工。常用方法为熔模精密铸造(失蜡法),利用CAD设计并3D打印蜡或树脂模型,再进入传统铸造流程。该法打样快、造型复杂度高,但仍存在孔隙、表面粗糙及需人工抛修等问题。

另一方法是SLM(激光选区熔化),可制得高密度银件,但因银的高反射率和高导热性,能量耦合困难,易出现欠熔与气孔,且支撑需求高、参数窗口窄、成本高。虽有波长优化与球形粉改进,但工艺控制、表面粗糙及后处理成本仍是挑战。

图2:左为熔模精密铸造,右为SLM(激光选区熔化)

现在,另一种全新的3D打印技术——粘结剂喷射,可显著改善上述问题。

粘结剂喷射属于粉末床增材制造。其特征为室温铺粉,打印机按数字图纸在粉床上逐层喷射粘结剂,形成“生胚”,随后脱脂与高温烧结,得到致密金属零件。其全打印过程不涉及激光、电子束和熔池,因此属“冷”加工,残余应力极低。

图3:BJ打印工艺原理图

国外已有通过粘结剂喷射技术用银材料实现复杂结构制品的成功实践,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参考。

表1:国外粘结剂喷射 3D 打印银饰案例

图4:国外企业利用BJ打印的银饰

目前,德亿纬使用粘结剂喷射(Binder Jetting,简称 BJ)3D打印技术已在国内率先成功完成925银的材料验证与产品样件生产,现阶段925银密度可达到10.36g/cm³(理论)。

德亿纬的BJ925纯银打印技术,主要优势体现在生产效率、成形质量、设计自由度、经济性等方面。

图5:德亿纬利用BJ打印925银饰品

具体为,直接使用925银粉打印,高密度“层叠堆叠”排产,单层成型速度快;无支撑,材料利用率高,减少后处理流程;相比传统SLM技术,全过程不加热、不熔化金属,可以规避银的高反射与高导热带来的能量吸收难题,尺寸翘曲与热应力更易管理,同时避免夹杂;设计自由度高,细小中空或网格结构不必担心抽芯与浇道;粉末冶金和烧结供应链兼容,单件成本在中高批量具有优势。

图6:徳亿纬BJ打印925银饰(抛光前后对比图)

BJ不仅突破了传统工艺的局限,更开辟了全新的设计可能性和生产模式。这项创新技术能够快速精准地制造出传统方法难以实现的复杂结构,如精致的空心和镂空设计,同时将生产效率提升,显著缩短产品开发交付周期。

图7:德亿纬的打印装备与烧结炉

德亿纬能提供多种开发选择,快速功能验证订单(10件以下,甚至能一周内取得金属样件),多品种小批生产订单成本驱动的小型功能件订单。

图8 :德亿纬BJ925银打印金相图

粘结剂喷射并非取代传统工艺,而是通过“减法设计”与“加法制造”的结合,期待技术成熟度与市场需求共振,重新定义贵金属加工的边界。

除了925银产品,德亿纬还推出了纯铜、316L、17-4PH、SiC等其他BJ材料体系产品。德亿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从科研开发到量产落地的成套方案,既能交付完整的成套技术方案,也能针对特定产品需求提供创新性的材料替代路径探索服务。

目前,德亿纬已助力钢铁、医疗工具、消费品、消费电子等多领域的头部客户,完成材料验证及小批量交付,并推动多款明星产品落地终端市场。

未来,德亿纬将继续推进粘结剂喷射工艺走向成熟,为更多企业打造新智生产力,实现工业生产的创新、增效与环保普惠。

DEW drives 3D efficiency worldwide.